
兩天前的12月13日,是一個令無數人為之疼痛的日子,是一段需要不斷被銘記的歷史。81年前的
12月13日,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,在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,30萬同胞慘遭殺戮,人類
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頁。 任何歷史都是現代史,都對現實有著巨大的警鑒價值,而對歷史銘記,
就是樹起了一面鏡子,無論是對企圖顛覆歷史的人,還是渴望和平的人,都需要這個鏡子隨時折射提示,
從這個角度上說,中國的“國家公祭”,小而言之是中國人對自己同胞的記憶、緬懷,是對國人應有歷史價
值觀的培養;大而言之,是中國人在替世界保留的一份珍貴遺產,是中國人就此確立與國際社會相處的尊嚴方式。
為二戰歷史確定國家紀念日和設立國家公祭日早已成為國際慣例。二戰后,相關國家每年都會定期在諸如波蘭
奧斯維辛集中營大屠殺紀念館、俄羅斯衛國戰爭紀念館、美國珍珠港事件紀念館等舉行國家紀念與公祭活動。中
國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,也是參考國際上一系列的做法。